社会共治,终结艾滋,共享健康——世界艾滋病日
一、什么是艾滋病?
艾滋病,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(AIDS)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引发的全身性疾病。常见类型包括HIV-1型和HIV-2型,其中HIV-1型在中国居主导地位。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,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,最终导致死亡。主要高危人群包括男同性性行为者、静脉注射毒品者、与HIV/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、多性伴人群、性传播感染(STI)群体等。
二、传染途径:
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:性接触传播、血液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。
三、预防方法:
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,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:
坚持洁身自爱,不卖淫、嫖娼,避免高危性行为。
严禁吸毒,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。
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,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
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、剃须刀、刮脸刀等个人用品。
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。
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、精液、乳汁接触,切断其传播途径。
怀疑被感染艾滋病,该如何自救?
1、确诊是否感染:
首先,应通过专业的医疗检查来确诊是否感染了艾滋病。这包括进行艾滋病病毒(HIV)的相关检测。
2、心理治疗:
若检查结果为阴性,但仍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,可能患有艾滋病恐惧症。此时,心理治疗是重要的一环,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,有助于缓解症状。
3、药物治疗:
在心理治疗的同时,可能还需要药物治疗来辅助缓解焦虑和恐惧。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、抗焦虑药以及β受体阻断剂等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4、自我调整:
自我调整也是自救的重要部分。尝试将精力转移到工作或学习上,适当参加户外活动,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和恐惧感。
五、“艾”的后悔药
艾滋病阻断药是发生不安全性行为或艾滋病病毒暴露行为后,用于防止艾滋病病毒扩散的药物,通常包括依非韦伦片、齐多夫定片、拉米夫定片等。如果与艾滋病患者发生不安全性行为,或接触了艾滋病患者的体液、血液、组织液等含有病毒的体液,可能会引发感染。在高危行为发生后的72小时内,病毒还未扩散,病毒的含量较少,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艾滋病阻断药可降低感染的风险。服药时间越早阻断效果越好,24小时之内更佳。